“法律明白人”的工作日常
近年来,大姚县湾碧乡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作用,鼓励“法律明白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真正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72名“法律明白人”穿梭在村组院坝、田间地头,点亮盏盏法治之灯,照亮群众前行之路。
法治宣传润人心 勇做一棵“奇异草”
“走到哪里,就把法治宣传带到哪里。”这是别人口中的车相龙,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法律明白人’,我要带动更多的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车相龙是巴拉村委会副主任,他始终发挥“头雁”作用,将法治知识宣传到巴拉村的每个角落。
每周一是巴拉村的赶集日,他自创“傣话普法一小时”工作法,向赶集的少数民族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他的手里和包里永远是各种各样的普法宣传材料,走村入户时,他自如切换汉语傣语,为群众讲好法治小故事。
法律援助送温暖 建一个“法驿站”
“怀感恩之心看世界,世界会是明亮的;怀感恩之心对待周围,周围会是温暖的;怀感恩之心去工作生活,人生会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法律明白人”彭天才的心里话。
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彭天才回到家乡,在茨拉村担任文书一职,运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法律知识,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稳压器”作用,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普及法律常识、解答法律疑惑、化解个别人的消极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化解矛盾,有效将法治融入溯源治理。
每次在交通安全劝导站执勤时,彭天才总是冲在前面,为来往群众讲解交通法规,为规范群众文明安全出行描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矛盾调处解民忧 架一座“连心桥”
“杨书记,老李家的羊把我家芒果树吃了,你赶紧来评评理。”“杨书记,老张的车子把我家水管压坏了,你快点来看看。”……纳那村党总支书记杨荣福很忙,他刚接完电话,另一个找他反映事情的村民来了。
“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当事人向你反映情况时,你就得认真地倾听。”杨荣福笑着说。
杨荣福有着丰富的矛盾调解经验,在村党总支书记这个“吃劲”的岗位上,面对群众递来的“烫手山芋”,他从未有过怨言,始终秉持“调百家事,解万民忧”的理念,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耐心倾听、真诚沟通、换位共情、诚心调解”四步调解法,用心用情做好基层调解工作。
法治示范为引领 树一面“和谐旗”
新村村委会被命名为“楚雄州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个光荣称号和新村党总支书记高晓军息息相关,他在基层治理中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挖新村普法特色、优化阵地建设、培育普法能手,厚植乡村法治文化土壤,他带领全村群众美化村庄,为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提供坚实基础保证。
高晓军开展送法到户、法律进家、普法村组行等法治活动,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示范和带动其他村民遵守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新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