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需把脉 首部专题研究学术专著有答案
作为世界上电视剧生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形成了由万余家影视制作公司、数十家播出机构和众多中介机构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电视剧市场体系。那么,如此庞大的电视剧市场是如何开展版权交易的,其市场具有哪些特征呢?这些问题,可以在我国首部专题研究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的学术专著——《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研究》(以下简称《市场研究》)中找到答案。
背景:市场火热还需版权助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版权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版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其中,影视剧台网版权交易成为中坚力量之一。
《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电视剧立项总量和生产总量均较上年有所下降,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为313部,共计13475集。《传媒内参年度剧集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剧集市场共有523部作品播出,《人民的名义》《那年花开月正圆》《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优秀作品在台网互动作用下,均赢得了极高的口碑和收视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网剧(包括先网后台剧)播出量约295部,且质量明显优化,爆款不断。其中,《白夜追凶》更是走出国门,被美国Netflix购入版权,并宣布将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版权界普遍认为,版权产业的产业链可分为生产、交易、使用和保护四大环节。发展版权产业,基础是作品的创作,关键是作品的交易和传播。版权交易是版权形成的最直接目的,为版权生产提供了产品,为有效保护版权创造了条件。发达的版权交易对鼓励原创和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电视剧版权产业市场交易亦是如此。《市场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
初衷:厘清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现状
《市场研究》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作者是长期实践在影视剧交易市场一线的西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执行董事、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党雷。
据记者了解,该书共分6章,从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研究的意义、形成与演进、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管理政策分析,以及“互联网+”对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带来的变革、完善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的思考等多角度,对我国电视剧市场版权交易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阐述了电视剧产业结构的变化,还结合时下在网络环境中的影视行业热点与案例,对明星高片酬、电视剧制作和维权成本过高、行业主体之间版权和守约意识不强等问题作了剖析。
党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明了他撰写《市场研究》的初衷。他说,电视剧版权交易作为电视剧产业运作的核心环节,发挥着兑现电视剧从业人员劳动价值、传递优秀内容、推动电视剧产业持续发展的桥梁作用。实际上,一切电视剧产业的优势和不足最终都会在电视剧版权交易环节中反映出来。厘清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和特征,明确制约电视剧产业升级发展的主要因素,就能够为我国电视剧市场准确把脉,为我国电视剧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找准路径。健全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体系,有助于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升级换代,有助于提升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推出更多精品影视剧作。
目标:把准市场脉搏、对症下药
党雷在《市场研究》中分析认为,在我国电视剧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迫切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版权交易市场新体系。与我国海量的电视剧制作数量相比,每年能够在电视台特别是卫星频道播出的电视剧比例较低,不到制作出品数量的一半,大量影视资源被浪费。加之影视行业“潜规则”“小圈子”交易现象普遍存在,也被中纪委列为重点清查领域。想要促进电视剧产业发展,规范电视剧制作、播出和交易环节,就迫切需要按照电视剧产业发展规律,构建公开、透明、高效的电视剧版权交易新体系。因此,优化电视剧版权政策支撑,完善其版权交易市场体系,建立节展式版权交易平台和常设式版权交易平台相结合的电视剧版权交易体系,以满足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快电视剧版权价值实现,推动电视剧版权快速流转,维护公正、公平的交易机制,防止“潜规则”蔓延,维护电视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为《市场研究》作了序言。他认为,该书以电视剧版权交易环节为切入口,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供给侧、采购侧、消费侧作了系统梳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特别是作者还将国家电视剧管理政策和互联网技术这两个影响因素对电视剧产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电视剧版权交易市场体系的一系列建议,如借助版权登记、版权仲裁制度建构确权、流转和版权纠纷化解的新机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影视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促进电视剧产业供给侧改革,放宽电视剧内容审查标准,使电视剧内容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等。这对于提升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改革我国电视剧产业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赖名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