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侵权案件呈现三大特点
近两年来,图片版权日渐受到重视,相关案件也成倍增长。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杨德嘉分享了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海淀法院图片版权案件的一些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图片侵权案件呈现3个主要特点。
特点一:案件增长幅度大,两年翻3倍
根据杨德嘉的统计,2015年海淀法院审理图片著作权案件1000多件,2016年翻倍到2000件,翻了1倍。2017年到7月为止已经有2800多件,预计到年底应该是在2016年的基础上可能再翻倍。可以看出,图片侵权案件的增长量非常大,从诉讼纠纷的角度上来看,相当于两年时间翻了3倍。
从原告的情况来看,2015年、2016年图片类案件中,原告个人作为主体的案件增速非常迅猛。2015年只有200多人,2016年翻了4倍,达到将近1000人,2017年预计比2016年又要翻倍。机构作为主体的原告增长率则没什么变化。
从被告情况来看,第三方平台微博、博客、APP等平台主要作为被诉方。由于管辖的原因,涉及微信图片侵权的案件在海淀法院见到的非常少。但杨德嘉表示,微信方面侵权图片使用量也非常大。
特点二:赔偿额今年大幅提升,单幅最高达8000元
从海淀法院判决情况来看,图片侵权案件原告胜诉率非常高,大部分原告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
具体数额上,从2015年至今,海淀法院判赔额都是按单幅单次计算,其中最低500元/幅,最高8000元/幅。从变化趋势看,2015年平均判赔额在1800元/幅,2016年是1200元/幅,2017年平均2500元/幅,可见今年判赔额有大幅上升。
杨德嘉表示,海淀法院判决图片侵权案件时的基本思路是,希望能避免判赔数额的一刀切和大锅饭,而是根据市场实际的使用情况,还有市场的实际价格来确定,即便同样是在互联网,同一幅图片它的使用方式不同,付费的标准也会差异非常大。比如今年判赔最高的案子8000元/幅,该案在微博里具有一定广告性质,并且该案获赔不止8000元,按照微博九宫格样式,一幅8000元,一条微博赔偿额已经达到数万元,远高于平均判赔额。
特点三:维权主体集中,形成商业化维权现象
杨德嘉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当前图片侵权案件维权的主体或者代理人非常集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几家图片运营公司,集中在几家律所,甚至集中在几位律师。他认为,专业图片运营公司起诉总量多、占比高,这是专业化运营一个必然的结果,也由此形成了商业化维权的现象。
图片运营公司或个人权利人作为原告,在调解过程中的诉求差异很大。杨德嘉表示,专业版权运营的机构、公司,通过诉讼更多希望促成和解甚至是合作,从这个角度看,专业的图片公司在推动正版化、推动市场化运作方面积极性非常高,并且也有利于推动散户权利人的维权。
个人作者作为原告的,在和解过程中对整体合作并不太重视,而是倾向于就目前的侵权行为得到赔偿,对将来的授权情况很少谈及甚至是根本不谈。
作者:任晓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