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我在故宫修文物》带热影市 中国传统文化IP要来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是属于《长城》的,上映三天近5亿票房,使沉寂近十个月的内地电影市场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样,这个周末也属于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多部大片的围剿下口碑持续上升,证明了以往被观众所冷落的文艺、纪录片,也逐渐赢得了认可和接受。一动一静,两部话题之作巧合地将主题共同锁定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上。难道,文化IP真的会成为接下来最火爆的题材?对此,业内各方均给出了类似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解决了今年以来整个国内电影市场的审美疲劳。
“工匠精神”广受认可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国内电影行业的“洗牌”之年,很多人终于认识到,投资和明星并非市场的不二灵药。但张艺谋,或许早就看清了这一问题,在采访中不止一次表达了对此次与好莱坞合作的重视,“一部由中国演员和导演作为创作核心,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合拍大片,如果可以成功,那么之后类似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电影和文化走出去的绝佳时机。”与国内很多同行一味追求票房不同,《长城》却成了张艺谋导演生涯耗时最长的一部作品,而恰恰,这次用“心”之作,为低谷中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活力。
与《长城》不同,“工匠精神”是《故宫》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借此,电视版纪录片受到众多90后、00后热捧,修表师傅更一夜间成了网红。知名影评人深焦认为:“影片所营造的不疾不徐的节奏感,正契合文物修复师们的精神气韵,而另一方面来讲亦可折射出观众在社会焦虑和浮躁下对于体验相对静止的生活样态的向往。”
“中国文化”是最大IP
“市场喜欢谈IP,殊不知最大最丰富的IP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影评人穆谢特对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评价。这一说法,也随着影片影响力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片中,晨起日落,开门关门,师傅口传心授,徒弟潜心修为,通过一代代故宫人技艺的传递和文物修缮的过程,为习惯了快节奏都市生活的观众提供了一次静下心来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
事实上,这一观点也同样是张艺谋拍摄《长城》的动机,“选择中西合拍只是一个借势,我们更希望通过《长城》让中国故事走得更远,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文化做出一次最强有力的文化输出。”
作者:王淞 来源:滨海时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