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唤醒沉睡的版权富矿
在公众法律意识逐渐提高的今天,版权对这个时代的影响也愈加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将它作为一种资产去研究、管理、经营。于是就有了“版权资产管理”这个新兴的词语。那么,“版权资产管理”究竟为何物,又该如何对版权进行管理与经营呢?
关于版权资产管理的定义,官方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在笔者看来,它是针对一个企业中具有开发价值的各类版权资产,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对其进行配置、管理、经营,从而为企业带来版权方面的收益。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陈一丹说过:“版权创造出来,不是为了用来登记,也不是为了关在保险箱里,而是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笔者深以为然。因此对于版权资产管理,笔者更多地还是关注在版权资产的开发、经营上面。
由于笔者曾经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项目的版权资产清算与开发工作,接触过大量的音频资料,因此便以此为例,简单分析一下音频资料版权资产管理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权当抛砖引玉。
库存资料亟待开发
需要强调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版权管理方面的意识欠缺,导致了大量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都为版权资产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样如此。
第一,音频资料版权权属不清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保存下来大量的库存音频资料。这些资料大多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商业开发价值。如果经营得当,一定可以为台里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很多库存资料都缺少清晰的版权记录,甚至有些连资产的介质都已经损坏或遗失。这就为确权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第二,在播的音频节目确权工作难度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今有十余个频率,上百套节目,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诸多领域,其中不少都是同类之中的精品,开发潜力巨大。但如今面临的难度也不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确权工作。由于节目音频的开发需要理顺其中涉及的诸多版权问题,这就要求节目人员在制作期间必须及时和相关的权利人签署版权合同。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节目制作人员重播出、轻版权的思想,常常导致他们忽略此项工作的进行,这就为节目音频的后期开发埋下了隐患。
第三,版权价值评估困难。我们知道,版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价值的判断上就不可能像有形资产那样直观,不能直接通过诸如财务报表等形式表现出来。价值评估上的困难就会为节目的开发带来负面影响。央广的很多节目都有不小的开发价值,但在版权价值的具体判断上则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很多人在面对节目开发时心存疑虑,犹豫不决,担心开发风险过大,投入与产出无法形成正比。
第四,版权资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我们知道,版权资产管理不仅同法律相关,而且与经济学、管理学等都有密切联系。一个合格的版权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复合型的文化知识结构。除了需要熟知版权方面的法律及相关知识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的人员才能够实现节目版权价值的最大化。但目前我国这种人才整体匮乏,大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步盘活版权资产
以上问题是经年累月造成的后果,因此想要根治也绝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其实相比我国多数的文化企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版权资产管理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比如,专门成立了版权处,统一领导台里节目版权方面的事务;制定了相关的版权管理制度、规则,使之在操作上制度化;建立了媒资管理系统,生成了音频资料的数据库等。
在音频资料的版权管理方面,笔者有一些建议。首先,针对库存的音频资料,想要进行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权属不明,需要进行大量的确权工作。这不是临时抽调一些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任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专职进行库存音频的确权工作。
其次,对节目制作人员进行版权方面的培训或出台奖惩机制,增加他们的版权意识,提高他们与权利人签订合同的积极性,保证节目在制作期间就同步完成确权工作,从而为在播音频的后期开发扫清障碍。
再次,台里应多多组织版权管理方面的相关培训,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版权资产管理这一工作的专业人才,甚至形成一个专业化的团队,专门负责处理音频资料版权方面的事宜,一来可以使版权资产管理的工作更加正规,二来也可以减轻台里节目制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最后,要创建一套完整的版权价值评估体系和版权交易平台,让版权开发之路得以畅行。当然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工程了,需要国家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
相信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深,版权产业的发展也会愈加迅猛,版权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会愈加明显。企业必须认识到版权开发的巨大潜力,加强对版权资产的管理、经营,争取通过版权为自身赢得更大的效益。
作者:李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时间:201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