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解纷满足多元化需求
“有矛盾纠纷,就找‘一站式’多元中心!”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从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出发,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悉心调解解民忧,多元化解促民生。“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顺民意,解民忧。“要是打官司,我们村的天燃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没想到诉前调解一个月就解决了,还不收费。”2020年5月某村村支书对回访案件的建安区灵井镇诉调对接工作站调解员感激地说。两年前,灵井镇某村委会与天燃气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并支付施工方预付款,由施工方代为转交给天燃气公司,但是施工方未按时完成天燃气入户安装工程,且天燃气公司称未收到预付款,工程长期停工,村支书多处协商未果,于2020年3月请求法院调解。调解员接到申请后,考虑到工程暂停影响100余户村民用气,无法正常生活,为尽快解决村民民生难题,先后十余次与各方沟通,提出三套调解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天燃气公司先完成剩余安装工程,再与施工方统一结算,保证村民接通天燃气,提供生活便利。
规避诉累影响,助力复工复产。许昌市某家居建材城是许昌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商户近千家。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商户处于半停产停业状态,有近400家商户不交纳商铺租赁费,双方矛盾激化,该公司将商户诉至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商铺。如果纠纷得不到快速处理,公司和商户长期处于诉讼中,无法正常经营,市场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大量居民有可能失业。建安区“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从保护企业经营发展和促进复工复产的角度出发,主动规避诉累影响,快速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力促双方达成和解,有效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该案件也被河南省高院发布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10大典型案例。
调解慎用保全,传递司法温度。建安区“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从保护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出发,慎用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彰显司法关怀,传递司法温度。原告许昌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与被告湖北省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向被告承建的工程供应混凝土,合同签订后原告向被告供应混凝土,货款总价人民币1000余万元,被告支付630万元,下欠370余万逾期未支付。2020年初原告提起诉讼,并申请对被告名下财产予以保全。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调查发现被告企业因疫情影响,经营受到巨大冲击,加之年关现金流紧张,故才出现欠付货款的情况。考虑到被告企业在疫情期间本已经营困难,贸然采取保全措施无疑雪上加霜,故法官决定暂不对被告采取保全措施。为此法官与诉调人员通过电话及微信方式多次联系原、被告,向他们讲明企业情况,耐心做各方工作,尽力促成双方调解。此举既保证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被告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避免因被查封导致企业陷入绝境。
一年来,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在探索和尝试中稳步前行,全面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共受理民商事案件5923件,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等非诉方式化解纠纷 3260件,成功调解1142件,矛盾纠纷诉前化解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