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法院“一站式”建设让审判走上“快车道”
迁安法院“一站式”建设让审判走上“快车道”
中国法院网讯(黄岩 马超 张倩)“谢谢法官高效率的工作,让我们这么快就拿到了钱!”12月9日,河北省迁安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149名工人成功领取了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今年11月,刘某军等149名工人,向迁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唐山某公司给付生活费、经济补偿金。案件到诉讼服务中心后,由员额法官李立国、刘艳艳带领的速裁团队,耐心安抚情绪,倾力开展调解。经过多次协调、全面沟通,20天内终使企业与工人达成和解,149名工人拿到了220余万元经济补偿金。
当前,迁安正迈开钢铁去产能、海绵城市建设等转型步伐,大量新型纠纷进入司法程序。2016年至2018年,迁安法院年受理案件均超过7000件,其中民商事案件收案更是连创新高。
案件数量在攀升,法官员额在减少。如何科学管理案件,挖掘法官潜能,让审判走上“快车道”?迁安法院党组深入思考,反复研究,通过讨论酝酿,最终确定了奋斗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枫桥经验”为引领,落实最高法院“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要求,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思路确定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从原来诉前委托鉴定和诉前调解两项职能,完善为集司法辅助、繁简分流、多元调解、类案审判、涉诉信访等多功能、综合性审判服务机构。
该院党组将“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置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框架内,借助民调组织、“一乡一庭”建设,融合保险、交警、劳动仲裁等部门,构建了诉讼服务中心、基层法庭“两层面、两条线”的解纷新格局,加大诉前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2019年,全院诉前调解案件1194件,新收案件同比减少714件,实现了“经济要发展,案件要下来”。迁安法院的“一站式”建设,被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评为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建立“分调裁审”机制,形成多数法官办理少数疑难复杂案件,少数法官解决多数简单案件的新格局。2019年,诉讼服务中心在仅有一名员额法官的条件下,审结各类案件1599件,结案率为99%,调撤率为90%,结案数占全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29%。诉讼服务中心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集体”。
不断充实审判服务职能,构建辅助事务集约管理机制,将集中送达、诉前委托鉴定、诉前保全、跨域立案、道交一体化、涉诉信访等辅助性工作,集中在诉讼服务中心,为法官减负,让群众“少跑腿”。2018年以来,共诉前保全案件136件,完成711件委托诉前鉴定,集中送达20000余次,促进了法院工作整体优化。
推进“厅网线巡”四位一体建设,完善立体化、零距离、全方位服务体系。大厅设置案件款缴退服务统一办理窗口,全面应用中国移动微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拓展巡回司法服务,为公众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便捷诉讼服务。
重庆五中院:一份司法建议的正确打开方式
萍乡安源区法院创新金融审判司法服务机制